驻村第一书记刘新刚
带着感情融入 实干赢得民心
记者:孙宇光
翻开五一村的驻村日志,家长里短、产业发展、兜底保障,大事小事一桩接一桩,或细致记录,或提纲协领,都包含着驻村第一书记刘新刚为民的初心和情怀。

照片一:刘新刚完成角色,完善村党组织制度,规范程序,2022年在吉林省包保帮扶成效考评中获好评。(宏伟摄)
刘新刚是吉林省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2021年6月被选派到双辽市服先镇五一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沉在乡村干得实,发展产业抓得准,服务群众做得细,从旅游岗位到农村基层一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一颗为村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遍访民情 全面了解群众诉求
过去的五一村,是曾经的贫困村,群众观念保守,民风社情复杂,这些难题束缚五一村的发展。驻村后,刘新刚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帮助村党组织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创建特色、发展产业、帮扶群众、用较短的时间访遍149户常住脱贫户,5户监测户和低收入家庭,建立了第一手的工作资料和信息,详细记录相关家庭的现状、家庭成员、身体状况、收入来源、大额支出以及住房、给水、医疗等情况,调查脱贫不稳定户的具体情况,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同时做好住房和饮食安全、务工就业、产业帮扶、综合保障等,对稳定脱贫户和监测户进行逐户上门核对,形成监测卡和工作台账,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防返贫措施,确保全村没有一户返贫。去年在省直部门(单位)包保帮扶成效考评实地复核验收中,驻村工作队获得好评。

照片二:刘新刚采取“党支部+企业”的发展模式,定期定点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全村仅养牛一项全年增收3000多万元。(宏伟摄)
围绕产业建设 谋发展 促增收
围绕产业振兴目标,因地制宜的为五一村谋发展。刘新刚从双辽日照时间长、土地资源相对充沛的优势出发,引进占地23000平米,建151组光伏方阵,总装机容量785.2千瓦光伏电站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余万元。2022年申请资金42万元,对8100延长米的排水沟进行改造,解决了雨季给村里带来的旱涝灾害,为全村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支撑。同时,在村里组建金土地农机合作社等家庭农场,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萝卜、黑豆、谷子、山缨椒等特种农产品的种植,发挥优势做好桥梁作用,利用直播代货等形式帮助农民推销小米、蜂蜜等特色农产品。使村民依靠当地农产品提高了人均收入。开展“村党支部+企业”的模式,采取互惠互利办法,协调双辽市润佳农牧业有限公司为全村养殖户免费提供优质种公牛精液,定期定点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引进新品种“西门达尔”新品种,肉牛增肥快、出栏率高,改良后的肉牛卖上了好价钱。二年来,全村肉牛发展到900多头,羊3000多只,养殖户年户均增收4500多元,全村仅养牛全年就增收3000多万元。刘新刚奔波在农户院落,田间地头,把自己奉献给了五一村,也收获了村民幸福的笑容。
抓环境办实事 提升乡村新颜值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温暖人心。驻村以来,刘新刚把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工作,和“两委”班子一起在各村屯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边沟、清杂物活动,做到村路两侧不堆放柴草垛、不种植农作物,做到“十户联防”监督和治理,共疏通排水沟5000延长米,清理各类垃圾800立方米,整理庭院150个,清除80户院外杂物,种植绿化风景树5000多棵。现在走进五一村,道路干净、各家庭院整洁有序,村民们心齐气顺,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营造共建美丽家园氛围变成常态化。2022年针对村文化广场年久失修不能使用的情况,刘新刚多方联系招标、设计、施工等部门,多次向集团领导反映实际情况,集团领导十分重视,共出资35.8万元在9月下旬对占地5000多平米文化广场进行了硬化处理。每当节假日和农闲时节,村民都到广场扭秧歌、锻炼身体,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在村文化广场,村民王明华乐呵呵对记者说:“刘书记来了以后种地增产、庭院经济收入高、养牛养羊收效好、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他是办实事的好书记”。

照片三:组建了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宏伟摄)
刘新刚在2023年1月21日驻村日志上这样写道:在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强业之美给五一村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