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梅河口乡村“法治驿站”又添新功能
记者:郭树仁
本报讯4月月27日上午,梅河口市“乡约无讼法治驿站”在中和镇二八石村举行揭牌仪式。
在法治驿站工作室,法庭的干警向村民代表们介绍了“法治驿站”的职能和作用。通过演示,让村民们了解可以足不出村通过终端设备就能够和法庭的干警进行咨询、沟通,不但可以立案、调解,还可以进行网上开庭等。同时与村民代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了解了村民们的需要,并解答了村民们的问题。干警们还当场向村民们发放了一份乡约征集意见稿,以实现纠纷矛盾的源头化解。
梅河口市人民法院和中和镇乡党委还联合下发了“村官法官交流方案”,方案通过建立村官与人民法庭法官为核心的双向体验交流,进一步增进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的互联互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据了解,“法治驿站”是梅河口市人民法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又一新的举措。他们以人民法庭为触手,深入基层之中,发挥法庭创新优势,为乡村振兴夯实法治阵地。针对不同乡镇特点,量身定做专门的“法治套餐。”自2012年开始,梅河口市人民法院率先创建“无诉讼村屯”,以3个派出法庭对接19个乡镇再对接303个自然村屯,与全部村书记对接,发放调解员聘书,指导村书记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通过派出法庭走入乡镇当中,积极回应人民的诉求和需要,推动诉源治理、无诉讼村屯等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近两年,梅河法院已经成功培育五个无讼村屯,曙光镇五人班村、中和镇黎明村、中和镇东下村、海龙镇八家岗村、康大营镇大桥村,2023年无诉讼村屯将增加至15个。
2022年梅河法院四个派出法庭通过“一庭两所”联调共建、适老适农服务点、巡回审判、无诉讼村屯创建等平台,积极展开乡村振兴司法服务活动,通过大集普法、进村普法、选定村民代表参与典型案例庭审以案释法等做法,普法宣传18起,发放宣传资料千余份,接受村民咨询280余人。将群体性矛盾纠纷化解在村镇的11起,巡回审判开展23次,诉前化解矛盾纠纷568件。
“现在成立的这个法治驿站特别方便,让村民在村里通过一部手机和一个按钮就能与法官面对面交流,解决了我们老百姓要解决的问题。”东下村村民李新话语中充满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