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超写实主义油画力作的诞生
——画家林金山《抗疫•深夜再出发》油画作品的创作故事
作者:古越
2022年初春,肆虐全国的新冠疫情突袭北国江城吉林市。全城一时风声鹤唳,全民皆兵。从3月3日起,整个市区进入防疫封控状态。我所在机关单位的全体人员放下手头工作,下沉到街道社区,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参与组织实施全员核酸检测。一周七天,日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


与远在东北的吉林市相隔3000公里外的福建莆田,有我的一位画家朋友——林金山。林老师1970年生于福建莆田仙游县,自幼酷爱绘画。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吹遍全国。几位仙游籍的爱乡港商把“油画的种子”带回到了家乡。自此,莆田仙游的油画产业从无到有,越做越大,现在已成为全国三大油画产业基地之一。他们的油画产品通过香港远销世界各地,占据了全球30%的油画市场。林金山老师正是在这样大背景下,成为莆田仙游5万画师、画家大军中的一员。他凭着福建人特有的勤劳朴实上进,拜访名师,苦心专研,汲取了丰富的绘画技法,作品水平突飞猛进。2002年他到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系统学习了东西方绘画理论。2007年又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深造,期间作品经常参赛获奖。现在肩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仙游油画协会常务理事等名衔。


因为对艺术的情有独钟,我与林老师互联网上交往甚笃,隔段时日就要互致问候,切磋交流。3、4月份,吉林抗疫到了关键时刻,半个多月没有闲聊的我收到林老师的关切。为说明情势,我随手发了张抗疫前线的工作照。早春的北国江城,疫情肆虐,又赶上大雪降临。我担负的收样送样工作,常常要等到最后一组采样同事完工后才能收尾。连日的长时间奋战,没有时间和精力和朋友多聊,照片最直观,说明问题。当知道了这边抗疫前线的故事,林老师很是感动赞佩。这张照片也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决定拿起画笔,为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留下一份艺术记录,也向抗疫前线的勇士们致以绘画艺术家特别的敬意!
林老师的人物肖像画的是相当拿手。尤其是色彩调和方面几乎达到超逼真的境界。我这幅照片图景虽是随手拍摄,但却要素非常典型集中。身着防护服的我不小心成了他神奇画笔下的“模特”!——一位全身防护严实的“大白”志愿者,深夜站在社区居委会的门前,身后接他出发的车灯光正好成为恰到好处的背景光源。不远处有高高挺立的通讯塔和刚刚建好灯火通明的方舱医院。社区居委会门前的巷路边停着一排满是积雪的小汽车……作为艺术创作的蓝本,我也对如此集中要素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次抗疫,来自基层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大白”们是典型的人物群体,而社区主导、全员检测、方舱医院等等概念都是这次抗疫带之而来的重要特点。同时,抗疫的顺利展开还有赖于我国发达的互联网通讯技术!你看微信群的组建和运用、健康码、行程码的扫描和信息传输等等,哪一样离得开遍布全国的基站通讯塔啊?所以,我建议,这个通讯塔不是“有碍观瞻”,而是抗疫的“功臣”,应该保留在画中。因为手机拍照的自动处理,原片上居委会门楣上的光电板的光芒使照片全画面呈现红光底色。我把原片和去掉底色的滤片都发给了林老师,希望他能画得更逼真且合理。
初稿出来了,我惊叹于画家的笔触,能把防护服的褶皱都描绘得活灵活现,甚至我所戴的医用胶皮手套指尖的空隙部分都用色差处理得逼真而立体!做为艺术创作,林老师没有拘泥于原画,他把红光保留,正象征着这场波澜壮阔的艰苦抗疫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中国展开的。背景的汽车灯光更加调和扩散,突出了中心人物的形象。我身上用塑料袋自制了一个装手机和文件的简易兜兜,斜跨在肩上。林老师对这个物件比较犹豫,不规整不大好看。但我强调这是抗疫的纪念物,正能够反映出抗疫前线的真实。
二稿出来的时候,更加令我欣喜!这个自制的兜兜是用透明胶带简单拧成的背带来挂在身上的。林老师居然能够把它折叠后的粗细变化都通过细微的反光处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方舱医院的大楼被他给加上了红十字,让大楼的用途更加明确(实际是没有的!这或许叫艺术加工吧)。楼顶给插上了飘扬的国旗,代表着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疫斗志。还有漆黑的夜空中,画家给点出的那颗启明星,不正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未来吗?为了画面的完美性,他把胶皮手套指尖的“冗余”给去掉了,给我带上个“正合适”的手套。在我感觉稍有遗憾,但为了艺术的工致,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对自己做“模特”的画作,我自然有了倾心和更高的要求。我强人所难地和林老师讲,当时是午夜,干了一天的工作,原稿里人物的眼神不够精神,显得疲惫。现实是现实,但艺术作品应该高于现实,应该通过眼睛把抗疫战士的精气神表现出来,给人以鼓舞。——于是不出几天,三稿出炉了!我看到“大白”的眼光深邃而坚定,那是我收藏他《关公》画作中看到的一双眼睛!那是民族的斗志,是一脉相承的勇毅和果敢!
赞佩之余,我决定收藏这幅特别的画作。命名它为《抗疫•深夜再出发》。林老师慷慨地答应,并附上收藏证书很快寄发给了我!全国疫情此起彼伏,这幅画在路上搁置辗转了半个多月,终于捧到了我的手中。细细观赏每一个细节,它的造型、色彩,还有只在灵犀中才会感受到的气概与精神,让我由衷赞叹当今流行于世的超写实主义画派画家的精湛技艺。
逼真、逼真再逼真,升华、升华再升华!
我想,我们所追求的艺术品应该是这样一个朴素而终极的目标——艺术手法的娴熟与精神境界的超越。
油画《抗疫•深夜再出发》做到了!
【作者简介】本名张弘,笔名古越。著名海归诗人,中华诗词学会、吉林省、市作家协会、吉林省、市音乐文学学会、省创新人才研究会会员。先锋诗派(仿古体新诗)创始人。《走向辉煌》等歌曲的词曲原创作者。代表诗作收入个人诗歌专集《古越风华》。曾获中国优秀诗歌奖、光荣绽放2022年度优秀词曲作品“最受欢迎十佳作品奖”“人气金奖”和专家评委评审奖等奖励。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现担任区侨联副主席、政协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