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传承本色
——记参战老兵李国明的故事
记者:夏军
老兵退伍不褪色
李国明,1958年出生于四川自贡荣县的一个小山村。1978年10月入伍,光荣地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1984年退役后回荣县创业,现担任恒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着军人非凡的人生精神,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带着战友一起创业,开办运输公司、开拓“广阔天地”、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创业人员、传承红色基因、兑现军人本色,用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体现出他光辉灿烂的人生价值。
孝为先助人为乐
当年,李国明用10多年的打拼,在荣县买了第1套房子先让父母入住,自己却带着妻儿挤在农村小屋里。在他心中,孝敬父母和报效国家是同样的光荣和重要。
买房之后,他的手头非常紧张。但得知一学校的多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没有能力承担学费,面临辍学的情况,他站出来四处借钱,解决了学生们上学困难问题,自己却负债10多万元。
平日里见到战友、朋友、同事家里有事,他总是第1个伸出援助之手,出钱出力、忙前忙后。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他积极组织员工捐款捐物。并派出6辆大巴车赶赴灾区一线展开救援,运送灾区人员撤离现场。他甘于奉献、助人为乐的行为,一直坚守不变,不断地服务社会。

他还经常组织公司员工做公益慈善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快乐地生活,幸福的欢度晚年。并且要求所有公司员工及家人,必须将这种优良传统,永续传承、发扬光大。
抓节点把握机遇
2000年,是他的转折点。他偶然得知一个信息:眉山由县晋升为市的当口,眉山市长途客运是个空档。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茶余饭后的闲话。但对商业眼光独到的李国明而言,就是不可多得的重大商机。他决心抓住这一节点,把握好这个商机。于是待他回四川后立即到了眉山考察,并很快注册了长途客运公司。
虽然公司是注册了,可面临巨大的困难就是需要30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钱大、事多,是摆在李国明面前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难越的鸿沟、巨大的困难。
老话说,吉人自有天相。李国明心怀百姓,乐施好善。奉献、助人,是他的本性。在他的心里,第一时间永远想到的是别人。所以,他决定把这个好的机会分享给战友,带着战友一起创业,共同致富。于是他召集战友,研究方案、集思办法。很快一个强大的运输公司顺利诞生,开始营运。

老天,总是喜欢帮助那些善良的好人。李国明的善良行为感动了上帝,老天爷不但送来春风,又带来了春雨。他的运输公司开始营运时恰逢春运的高峰期,很快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李国明发家不弃战友,挣钱不忘百姓。他的资金有了积累后,便鼓励和支持他周边的人积极创业。没有资源的他帮忙找,没有资金的他来资助。从而,带动了一批人成了小康路上发家致富的领军人。
用红色传承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号召,引起了李国明极大的兴趣。使他想起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那一个红色的年代:“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于是他和战友们共同商讨研究,做出一个伟大的决定。 卖掉经营了10年的运输公司,带着重金走出城市进入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出力奉献。

2020年,一个老兵帅领着一群新兵来到农村,成立了“恒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身于炙热的“广阔天地”,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他根据社会需求的大环境,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绿色农业、红色旅游、责任教育、诚信服务有机结合,成立吃饭、喝茶、聊天、休闲、游玩、传承教育,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开设起农家乐,成立了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基地等,灵活就业的多种项目。
将他进驻的这片“广阔天地”,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带给现代新农村一个祥和的环境,送给当地农民一个富裕的结局。

李国明用他热烈、执着的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时代意识;真诚为人民服务的情怀,率领着战友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红色基因,兑现着军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