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预制菜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完善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构建

记者:郭树寨  通讯员:韩健  崔涧  王崇福

        内容提要:预制菜产业,是近年来食品工业中发展迅猛的新兴食品业态。呈现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上下游产业链条拓展、关联性广泛、技术要求高,对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转型、消费升级、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预制菜产业发展的突起和迅猛,预制菜所产生的定义多样、范围泛化、执行标准不统一、制做不规范、政策扶持不一致、食品安全的忧虑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更使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高质量发展,要有更高的标准,因此,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要强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和完善标准的制定和标准体系的构建。

        一、预制菜产业发展突起迅猛,造成制定和即定标准相对滞后和落后。

        近几年,预制菜概念广泛认知,产业发展突起迅猛。特别是生活快节奏的影响,居家餐饮需求的迅速增长,众多餐饮企业通过研发预制菜产品、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抢占市场,使预制菜食品工业化的新业态规模持续快速增加。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近三年来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 预计未来3-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以20%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在2026年将达10720亿,预制菜产业有望发展成为我国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1 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片来自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

        虽然受冷链运输、物流成本、销售渠道和资金等限制,目前预制菜行业仍然处于前期探索阶段,但是市场参与度高,众多类型企业和跨界企业多。包括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型行业,主要有农、牧、渔等种养殖业,米面粮油等农副产品初加工业以及食品包装等包装供应业;中游为预制菜生产和加工业,主要有净菜、半成品菜的生产加工,包括专业预制菜加工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和餐饮企业等;下游是预制菜的消费市场。由于预制菜最初是为餐饮企业提升备菜效率而催化出来的产品,但各类销售渠道的蓬勃发展,使销量大幅提升,预制菜从餐饮后厨逐步走入家庭餐桌,预制菜产业链迅速拓展。在快速突起的这一食品类业态的发展之时,随之带来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也与日剧增。预制菜产品的安全、健康、营养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口味欠佳、同质化现象严重、标识信息标注不全的问题突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就必须有更高的标准,严格的规范。由于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造成即有的相关标准落后、或空缺、或不适宜,而新制定的标准多是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其中,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获得,相关预制菜类的地方标准近30项,团体标准300余项,企业标准百余项,而这些标准基本上集中在2022年~2024年间发布。从标准内容中反映出预制菜定义多样、同类产品指标不一、执行强制性标准不规范等。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对预制菜进行了定义,但对于各地或各团体已经公开发布的标准中的定义,以及相关指标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调整修订,而是依旧在使用。这使得原本就空缺或落后的预制菜标准继续滞后和混乱,产品质量的提高受到限制,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令人堪忧,市场监管难度加大。

        二、预制菜产业政策扶持不一,造成制定和执行标准的不规范和不统一。

        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使预制菜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增长,横向产业也有渗透,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转型、消费升级、创业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积极向好的产业发展,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陆续******政策进行引导、鼓励和规范。2022年以来,广东、山东、四川、重庆、福建、浙江、江西、上海、辽宁等多个省市相继******预制菜相关产业的政策指导文件,内容主要围绕冷链建设、企业培养、税收优惠、人才培养、消费补贴、品牌打造、产业园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十余个省市发布地方标准。2024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文,对预制菜定义进行规范,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规定不添加防腐剂、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大力推广餐饮环节明示、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统筹推进预制菜全链条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衔接,推动预制菜高质量发展。虽然,各地推出政策扶持,但是,由于产品的种类存在地域差异,政策扶持不一,产品的同质化问题突出,各地制定的标准要求不一,使原本严谨、严格的标准不规范,引用和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衔接不统一,从而使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统一的高标准保障,建立统一的基础性标准,

        预制菜,作为便捷、快速食品,已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各式各样的预制菜,从传统的菜肴到异国的风味,应有尽有,吸引着庞大的消费市场。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同厂家生产的预制菜在食材来源、加工过程、营养成分乃至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消费者对于食材的来源、添加成份以及最终的营养价值都存在着疑问,对市场上的预制菜质量参差不齐,感到迷茫,不禁让人思考,预制菜市场是否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让预制菜消费端,都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产品因标准不一导致的质量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预制菜的统一标准,对确保食品安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统一的标准能够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在预制菜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如果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来约束,很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隐患。而统一的标准则能够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从而降低食品污染和变质的风险,保障消费者的餐桌安全。其次,提高产品质量也是统一标准的重要性所在。预制菜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口感体验和身体健康。统一的标准意味着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加工工艺的执行,每一个细节都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这样才能够确保预制菜的口感、营养和卫生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后,统一的标准还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在市场上,不同品牌的预制菜价格差异较大,而消费者往往难以判断其价值。统一的标准可以作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依据,帮助消费者辨别产品质量的优劣,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被不良商家欺骗,促进市场监管责任落实和有地放矢。

        三、预制菜范围泛化定义多样,造成制定标准外延和执行标准的不严谨。

        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者对于饮食便捷化的追求,预制菜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然而,这一新兴市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核心要素——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标准化体系,是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安全可靠的关键所在。预制菜涉及原材料采购、加工工艺、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标准化都是保障最终产品质量的基础。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信赖度,也是品牌立足市场的根本。在原材料采购方面,标准化体系要求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原料来源可靠、质量上乘。此外,原料的规格大小、成熟度、新鲜程度等都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以保证后续加工过程的一致性和产品的最终质量。而预制菜的加工工艺,加工过程更是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都应制定明确的参数标准,在实现食品工业化生产时,确保每一道菜品的味道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至于包装储存环节,标准化体系同样不可或缺。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方式的设计,以及冷链物流的温度控制,都直接关系到预制菜的保鲜期和安全性。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流程,对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产品信息的标注,同样是标准化规范的内容。标签上的配料表、营养成分、食用方法等信息都应当清晰、规范,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特性,做出正确的食用选择,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保障,这不仅是消费者权益保障的需要,更是预制菜行业向更加透明、健康的方向发展的体现。预制菜的营销和服务也需要纳入标准化体系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销售,提供一致的服务标准,包括快速响应顾客咨询、准确无误地完成订单处理、确保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都是塑造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这一系列运行环节,无不体现标准的规范,是保证预制菜行业产品质量的基础,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预制菜行业的迅速发展,预制菜范围泛化定义多样,使预制菜标准的制定指标外延和执行标准的不严谨,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不统一,这是制约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243月,国家六部委发布通知,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作了明确。但是,对于2024年以前,各地、各团体或企业制定的标准中对预制菜的定义应如何规范,特别是预制菜定义的外延,使执行标准的过程中指标的不统一、不规范。以及预制菜范围泛化,严重影响了预制菜产品质量的把控和监管。同时,还应预见到预制类食品市场未来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对于已明确的定义,也应提前预定范围的广大或分类界定,充分发挥标准化的质量保障功能,有效衔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行业,应当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不断优化自身流程,政府相关部门也应主动作为,在标准的制定和监管中尽职尽责,共同推进预制菜行业的标准化建设。

        预制菜作为食品工业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产物,其发展潜力巨大。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需关注产品安全与服务质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标准化体系的有力支撑。预制菜作为未来食品发展的趋势之一,其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构建了坚实的标准框架,才能使预制菜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确保预制菜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便利食品的饮食需求,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

《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